去库存,一直是稳楼市的重要一环。
去年10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和支持收购存量房。
今年1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中也提到,“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
专项债收购土地储备进行的比较快,全国有23个省市已经跟进,广东规模最大。
到5月,全国首例专项债收购存量房落地浙江。
5月20日,浙江共发行8只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为552.67亿元,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全部为新增债券,分别为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15年期、20年期和30年期。
“25浙江债23”“25浙江债25”“25浙江债26”3只专项债券,精准对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总额达16.53亿元,涉及湖州、温州、嘉兴3个市8个项目。
其中7个项目用于保租房,只有湖州的星悦里项目用于保障性住房。
湖州成为此次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区域,温州3个项目获专项债融资1.04亿元,嘉兴1个项目获0.63亿元专项债资金支持,占比不到1成。
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最先在浙江的三四线城市展开,而不是在省会杭州展开,主要和库存严重有关。
库存状态也能解释,为什么湖州是专项债收购存量房作保障性住房的重点,从CRIC和易居研究院的数据看到,湖州去库存周期明显高于嘉兴和温州。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进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很强的市场信号意义,专项债在收购闲置土地的同时,也开始进入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领域,楼市去库存的动作在不断深入。
5月30日,四川省发行的“2025四川省政府转专项债券”中,除了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还包含了南充市庆顺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南充市仪陇县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涉及金额1.68亿元。
在专项债之前,收购存量房的资金来源一般是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
最早在2024年1月央行、金监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中提到。
商业银行可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放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依法依规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屋用作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依法依规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屋用作保障性或商业性租赁住房长期持有运营。
市场化原则发放贷款,最长不超过30年,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
2024年12月,建行江西省分行向上饶市发放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2400万元,期限27年,利率2.95%。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2024年5月17日的国务院会议上,央行宣布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先由商业银行先行对房地产项目收购对象进行放款,之后再向人民银行申请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央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3000亿的再贷款额度可带动5000亿的银行贷款。
9月份后,又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央行出资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
合肥首例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就是浦发银行合肥分行系统内首单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项目。
因为银行往往会在央行的利率上加点,所以实际发行的贷款利率整体或在2.5%以上。
与前两者对比,浙江三只专项债发行利率分别为1.73%、1.93%、2.02%,债券期限分别为10年期、20年期、30年期。
四川南充的两只专项债,发行利率分别为2.12%、2.13%,期限分别是20年和30年。
所以综合对比下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供了成本更低、期限更长的资金来源。
专项债收购存量房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各地收购存量房的进度,推进去库存的工作,促进供需平衡、止跌回稳和民生保障,浙江、四川的案例,也算是给其他城市打样。
去库存越深入,楼市止跌回稳会越扎实,但专项债收购存量房具体实行起来,既要看收购标的是否优质,也要考察的运营效率、资金回报率,最后怎么做到收支平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双赢,还得摸着石头过河。
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股票软件榜前十名,配资投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