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俗语叫“冬吃甘蔗赛人参”,甘蔗不仅口感清甜,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铁、锰、锌、钙和磷等微量元素。
进入秋季后,甘蔗大量上市,街头巷尾总能见到售卖甘蔗的摊点或水果店。可今天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购买和食用甘蔗时一定要注意,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口下去,女子多器官衰竭,直接住进ICU!
去年秋天,人民日报就报道了一起悲剧。家住浙江杭州53岁的王阿姨晚饭后吃了一根甘蔗发现味道不太对,但她没想太多,当晚临睡前便开始出现犯恶心和拉肚子等症状。
图片
4天后,她呼吸困难、意识模糊,不久陷入昏迷,被送医抢救。经过诊断,罪魁祸首就是她食用的那根霉变甘蔗中毒,肠道感染引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最终被送入ICU抢救。
当然,类似的悲剧不止一例,这些年流传最广的要属河北武邑的那起案例。
图片
30年前,当地一名5岁女孩因为误食有毒甘蔗,留下瘫痪和肌肉萎缩等后遗症。三十年间,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生活无法自理,体重更是只有30斤。
图片
由于毒素的影响,她时常会突然陷入亢奋,整夜不能入睡,每次发病妈妈只能搂着她睡觉。
女孩的妈妈说,在这三十年里,她几乎没有睡过一次好觉。
这种甘蔗可能含致命毒素,千万别吃错了!
霉变甘蔗又被称为“红心甘蔗”,这种甘蔗中存在一种叫做节菱孢的霉菌,这种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则会产生3-硝基丙酸。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只需0.5的3-硝基丙酸即可使一个体重40kg的人产生中毒反应。
图片
这种毒素在进入人体后,会被快速吸收,发病急,往往只需十几分钟到十几个小时。
在短时间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脑水肿、头痛。重症患者可出现抽搐、四肢强直、瞳孔放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
在民间,有不少因为误食霉变甘蔗,而导致的终身残疾、昏迷不醒和变成植物人的案例。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种中毒并没有特效解毒药!
另外,甘蔗发霉后把发霉部分去掉也不能吃,因为水果的霉变基本上发生在内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而且水果内部汁液是流通的,所以就算外表看起来是正常的,内部毒素很可能已经顺着汁液扩散开来。
如何分辨甘蔗是否变质?
摸一摸:
正常的甘蔗质地较硬,如果发现甘蔗质地较软,摸起来手感不对劲,一定要留个心眼。
看一看:
如果甘蔗的色泽比较差,末端出现絮状或绒毛状白色物质,切开以后剖面泛红黄色、棕褐色、青黑色的斑点斑块,这种甘蔗也需要当心。
通常来说,甘蔗的表皮应该是黑中带红,手感光滑的,切开后肉质比较白,同时汁水也很充足。
图片
闻一闻:
如果甘蔗闻着没有清甜味,甚至没有任何味道,还有一股酸味、霉味或者酒糟味,一定不要再吃了。
这6种食物,发霉后也一定不要吃了!
①腐烂的生姜
生姜中含有黄樟素,作为一种2类致癌物,我们平时用到的正常生姜中的黄樟素含量不是很高。可如果生姜发霉腐烂了,黄樟素含量就会大幅增加,长期食用这种腐烂变质的生姜,可增加罹患食道癌与肝癌的风险。
因此,我们平时在购买生姜时,如果发现生姜闻起来有股酸酸的硫磺味、看起来发黑、变糠,那就不要再买了。
②部分发霉的蔬菜
腐烂发霉的蔬菜很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有研究显示,发霉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没有发霉时的2倍。
长期吃这种蔬菜,亚硝酸盐会影响血液的氧气运输,可导致皮肤和嘴巴变蓝,出现贫血等问题。
③发芽、变绿的土豆
土豆中含有龙葵碱,正常土豆中的龙葵碱含量很低,食用时没什么问题。可土豆一旦发芽、变绿,其中的龙葵素含量就会迅速升高,一旦大量食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所以,土豆一旦发芽、变绿后,千万不要再吃了,买回家的土豆尽量放在阴凉干燥、低温通风的地方。
④过期变质的米面类食品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两名男子在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图片
10月14日,死者张某的遗体被火化,医院开具的证明显示,张某的死因为食物中毒,而和张某一同食用酸汤子的刘某目前还在抢救。
而导致悲剧的罪魁祸首,很大可能是玉米面中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毒性极强,1毫克即可致命,中毒后死亡率极高,却没有特效解毒药。更重要的是,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就算是高温高压也无法彻底将其分解。
所以,在食用发酵米面类食品前,一定要确保其存储、加工和烹饪方法正确,一定不要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⑤有黑斑的红薯
表面有黑斑或者表面黑色、褐色的凹陷斑块的红薯一定不要吃,这种红薯很可能已经得了黑斑病。
图片
感染黑斑病菌的红薯,可能会排出甘薯酮、甘薯酮醇和莨菪素等有毒物质,食用后轻者恶心呕吐,重者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甚至是死亡。
⑥死掉的螃蟹
眼下螃蟹又上市了,但是螃蟹如果死了一定不要再吃了。
因为螃蟹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分解蟹体中的蛋白质,产生大量祖胺等生物胺类物质。而祖胺有着很强的毒性,就算高温也无法彻底消除。
食用死蟹后,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中毒,轻则出现皮疹、瘙痒和呼吸困难等,重则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股票软件榜前十名,配资投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